热点观察
这几天,谷歌DeepMind实验室推出的两款AI产品引发广泛关注。一款是医疗AI系统,一出手就能3秒内“看穿”13种癌症;另一个是科研通才AI“AlphaEvolve”,能挑战数学家的经典成果。
简单点说,就是一个“AI医生”和一个“AI科学家”要走进科学实验室了。
目前,该款医疗AI系统已通过FDA绿色通道,即将在纽约医院试运行。它不仅能精准诊断疾病,还配备“谎言过滤器”,能从基因和指标中发现患者隐瞒的病史,甚至可以预测未来5年的患癌概率。而AlphaEvolve作为“通用科学AI系统”,不仅能自行编写代码、优化算法,还能为全球节省0.7%的算力资源。面对科研难题,它可依据给定条件自主生成数百个解决方案,并完成筛选与优化,显著提升科研效率。
不少人认为,这两款AI产品或许是未来实验室的“黄金搭档”。医疗AI如同超级内科主任,以极高的精准度完成诊断;AlphaEvolve则像充满灵感的天才博士,不断迭代创新科研方法。它们不受生理与情绪的限制,以远超人类的速度、精度开展工作。
当然,目前的AI并非完美无缺。医疗AI的误诊责任界定仍是悬而未决的难题;科研AI的创造性也备受质疑,其成果究竟源于真正的创新,还是仅仅依赖大规模试错,尚无定论。此外,AI决策过程的不透明性,使得科学家在使用其结果时需耗费大量时间验证,这不仅增加了研究成本,也拖慢了科研进度。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AI在科研领域的前景依然广阔。有专家将当前的AI比作实验室“实习生”,虽能力初显,但仍需人类的引导。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AI将变得更加智能可靠。未来,“人机协作”的科研模式将成为主流,AI将助力科学家快速处理海量实验数据,挖掘关键信息,推动科研进程加速前进。有科学家坦言:“这不是AI替代科学家,而是给科学家‘插上了翅膀’。”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你生病时,第一个为你诊断的是一位没有穿白大褂但更冷静的AI医生;当你解决某个科研难题时,第一作者里可能也会有一个“非人类名字”。
AI所带来的变革,或将重新定义科学研究的方式,推动人类探索边界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