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北方为何这么热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5-23 10:15

“河南林州43.2℃破纪录!”“5月的北方为何热得像三伏天?”……明明还未入夏,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却已连续多日突破40℃。

5月22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5月12日至5月21日,我国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陕西关中等地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最高气温超40℃。且此次高温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强,范围较大。北方多地为何在5月就出现40℃高温?这种天气是不是正常?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作了一一解答。

问:北方多地为何在5月就出现40℃高温?

答:此次高温是大气环流与地形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大气环流上讲,华北南部至黄淮地区高空受偏西风影响、低层受暖湿气团控制,在晴空辐射助力下,近地面温度迅速上升。从地形来看,气流翻越太行山后,在下沉过程中增温,进一步升高局地气温,因此,河南及河北南部地区出现比较明显的高温天气,部分气象站点的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

问:5月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是否异常?

答:从中国气象局监测数据来看,5月华北到黄淮地区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历史上经常发生。

问:高温对农作物有何影响?

答:5月的高温天气主要对小麦生长有一定影响。因为5月正值冬小麦的灌浆期,对于这一阶段小麦的生长还是比较关键的,且此次高温影响地区又与冬小麦产地重叠,可能影响小麦籽粒发育。另外,阶段性高温对玉米、花生这种春季刚播种的作物生长,也会产生影响。建议春播区要根据土壤状况趁墒播种,或者及时灌溉造墒播种,或者采用微喷灌技术补水,避免大水漫灌损伤作物根系,已播田块做好苗期管理,保证苗齐苗壮。

问:高温出行需要注意什么?

答:在阶段性的高温天气中,公众出行需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易引发中暑甚至热射病,户外工作者需调整作业时间,避免长时间户外作业。户外活动时,要及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和饮用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预防中暑。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