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鸟类是如何筑巢的,一起来看

□ 张哈哈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7-11 10:15

编创手记

在出版《就在身边的奇妙鸟巢》之前,我曾在同事的极力推荐下看过一本铃木守的绘本。那本书其实是以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为背景,但铃木守在书中画下了自己的山居生活。他常年住在日本伊豆半岛,小木屋、大自然,猫狗双全,一年四季与鸟为伴。当时,我就对这位作者印象极深,后来陆陆续续看了一些他的作品,直到偶然发现这本《就在身边的奇妙鸟巢》。

熟悉铃木守的读者都知道,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写动物巢穴。甚至说到动物巢穴,一定绕不过去的作家就是铃木守。这位日本宝藏作者是动物学家,也是绘本作家、插画家、巢穴研究者。抛开这些头衔不谈,铃木守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用20年时间走遍了世界各大洲,观察各式各样的动物巢穴,以独特的手绘风格把它们画下来,还在日本国内举办过多次鸟巢藏品展和插画展。

铃木守作品众多,在日本屡获大奖,每一部作品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他对自然由衷的热爱。《就在身边的奇妙鸟巢》又有什么特别呢?从编辑的角度说,目前国内引进的铃木守作品基本是童书绘本,难得有一本面向青少年甚至成年读者的作品。

铃木守20年间对鸟巢的观察在这本书里得到了一次集中体现,书中详解了36种常见鸟类及其巢穴。值得一提的是,这36种鸟在中国均有分布,很多在城市里就能见到。对于鸟类爱好者或者想了解鸟和鸟巢的入门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佳作。

最开始看到书讯的时候,我就被其中一句简单的话吸引——路边麻雀很多,它们的巢都在哪里?是啊,为什么鸟常见但“就在身边的”鸟巢却总是看不到呢?

翻开前言,第一句话又打破了认知。很多人都以为鸟巢是鸟儿的居所,但其实鸟巢建于产卵之时,雏鸟离巢后,就不会再使用鸟巢了。类似燕子这样的鸟,看起来每年会用同样的巢,但也还需要重新加入枯草、羽毛等材料,因此也就相当于每年都搭建一座新巢了。

鸟巢至关重要,但人们也总是容易忽略鸟巢。近几年观鸟的人很多,相关图书非常有热度。相比鸟类本身,鸟巢是一个特别的切入点。了解鸟巢,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鸟类的习性、生活。对于观鸟爱好者来说,《就在身边的奇妙鸟巢》填补了一点点空白,提供了别样视角的乐趣。

比如,绿啄木鸟巢底的形状会完美贴合自己的腹部,它们卧在其中能找到最舒服的姿势;再比如,敏感的日本鹡鸰(jí línɡ)不喜欢筑巢时受到外界干扰,一旦受惊,它们就会抛弃此刻正在建造的巢,另起新巢,但新巢旧巢会连在一起。

整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晰,按照地点分类。树上的鸟巢、水边的鸟巢、房屋附近的鸟巢,读者哪怕只是在小区里,没准也会发现惊喜。

另一处不得不提的设计是书中的鸟蛋插图,全部采用1∶1的比例,印刷出来的鸟蛋有多大,实物也基本就是如此。占了一整页篇幅的大天鹅蛋和一两厘米的麻雀蛋放在一起对比,更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奇。

编辑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首先,我收获了很多有趣的知识,但除此之外,留下更深印象的是铃木守对自然的观察与热爱。他总是能用寥寥数笔,描画出别样的魅力,阅读过程中很多次被他“圈粉”。

做完这本书,我也总会有意识地留意身边的鸟和鸟巢。小区里显眼的通道处有一个燕子巢,我经常能看到几个小脑袋从里面探出来。我路过时会抬头看看,哪怕只是这样一瞬间,也会让人觉得生活又美好了一点。

(作者系《就在身边的奇妙鸟巢》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