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一场主题为“人工智能+生物智能”(AI+BIO)的观念动画与影像展在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举行。此次展览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与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教授谭力勤联合主办,参展作品均产自双方联合开设的国际课堂。观念动画强调 “观念”高于形式,突破传统线性叙事,采用意识流、重复、拼贴、抽象图形等非传统手法,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作品内涵。
这批由AI(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后生物时代”观念动画/影像实验成果,通过象征叠加、悖论纠缠、递归分形等超现实的视觉语言,在故事结构、场景构建和视觉渲染等方面展现出AI强大的表现力。
当前,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艺术创作的底层逻辑。谭力勤在接受科普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GC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技术的诸多限制,为观念动画和视觉表达拓展了更广阔的天地。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生,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在AI语境下进行高强度创作实践,探索如何将“不可观测的真理”与“不确定性的美学”通过视觉影像具体呈现。他们从提示词的拓扑工程出发,到生成图像的后期处理,再到创意理念与视觉动态的深度碰撞,全面掌握并协同运用了即梦AI、豆包、DeepSeek、海螺AI、可灵AI、viduAI等平台,为观念动画/影像的多形态创作与探索带来无限可能。
随着《时间后的时间》《维度·非我之间》《后基因解码》《轮回纪》等作品的问世,基于AI的创作正在成为观念动画多重视觉维度的生动注脚。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主创人员提供(视频抽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