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北大名师开讲啦

□ 陆俊林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8-08 09:52

《北大名师开讲:信息科技如何改变世界》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对话现场——北京大学的名师与年轻学子,以亲切易懂的方式畅谈信息科技。无论是科技爱好者还是心怀好奇的中学生,都能在此享受到一场知识盛宴。

编写本书的初衷源于一个简单问题: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信息学科”究竟在教些什么?敲代码、造手机,还是研究机器人?对高中生而言,它或许是课表上的“信息技术课”,抑或是社会上追捧的“好专业”。但事实上,信息学科正多方面地改变着世界——从芯片的方寸天地到量子信息的星辰大海,从互联网世界的神经脉络到编码艺术的无尽可能……

为了帮助中学生系统、深入地了解信息学科,我们汇聚了一批来自北京大学信息学科的顶尖学者写作。他们既是活跃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工程、智能科学等科技前沿的权威研究者,也是善用故事启发思维的教学高手。这支理论实践并重、科研教学俱佳的庞大编写团队博采众长,最终凝练出这本《北大名师开讲:信息科技如何改变世界》。

这本书摒弃了传统教材和百科全书模式,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聚焦于“信息科技如何改变世界”这个主题,以日常经验搭设入口。写作上化繁为简,用比喻和具象化案例,让本书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全书采用“导语-正文-延伸-思考”结构,开篇基于日常生活的真切感受,正文阐明基本原理与发展脉络,思考模块引导读者深入探索。如此设计构建了这样一个阅读场景:你可以像参加讲座般自由地选读任意一讲,也可随时停驻、反刍所学。

这本书还探索了一种协同创作模式,融合专业深度与学生视角,突破传统科普读物的编写框架,设计出一套环环相扣的“四重奏”——

首先,主编团队设计全书框架,确定重点主题,邀请对应领域专家学者规划各讲的核心思想与逻辑;其次,依托北京大学学科优势,挑选具备跨学科背景(如信息学、教育学、中文等)的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作为协作撰稿人,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人而非写稿人,对学生撰稿人进行一场甚至多场“微型讲座”,由学生记录主讲人的讲述并转化成文,从源头保障这本书风格的生动活泼;接着邀请中学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审稿人,发挥桥梁作用,保障知识和思想的有效传递;最后由主编团队与出版社编辑润色、衔接所有稿件,为读者提供行云流水的阅读体验。

每位参与者用匠心让艰深的信息科技原理,转化成中学生乐于倾听的“博雅故事”。在打磨稿件过程中,我们反复自问:这个比喻能让学生会心一笑吗?这个思考模块能引发讨论吗?这个概念的定义会过于复杂吗?创作过程如同琢玉般考验心力,有时甚至令人望“稿”兴叹。但翻阅终稿时,我们仿佛真的推开了北大某间阶梯教室的门:讲台上的专家学者正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讲台下的学生们时而微笑、时而沉思……

这本书正在向读者发出“对话”邀约,愿它成为信息素养的启蒙,化作点燃梦想的星火。

(作者系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