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于齐射,可实现多武器协同

“拉乔姆”多管火箭炮成巴以冲突焦点

□ 杨晓丹 王 璐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8-15 10:25

瞭望塔

在巴以冲突中,哈马斯武装发动了大规模火箭弹袭击,据称使用了超过5000枚火箭弹。其下属武装组织公开的视频清晰展现了数十门“拉乔姆”多管火箭炮连续齐射的震撼场景,凸显了该武器在哈马斯火力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发射与拆解更灵活

“拉乔姆”多管火箭炮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设计精巧与高度灵活性。它采用模块化的15联装114毫米定向管发射架,射程超过8公里,一次齐射可有效覆盖广阔区域目标。其发射机制极为简化,仅依靠简易支架或依托地面,利用弹体自身推进装置实现发射,大大增强了战场适应性和隐蔽性。

这种灵活性还体现在弹药的可选择性上,操作人员可根据具体任务需求,快速换装常规高爆弹、具备一定末端修正能力的制导弹药,极大扩展了战术应用范围。此外,“拉乔姆”多管火箭炮系统整体重量轻,部件结构简单,拆解、组装和转移过程非常便捷,仅需2至3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即可完成全套操作。

火箭弹相互配合,迷惑防御系统

在冲突爆发初期,哈马斯便采取了“火箭弹海”战术。“拉乔姆”多管火箭炮凭借其15管联装的快速投射能力,在极短时间内倾泻出大量火箭弹。与此同时,“卡桑”系列土制火箭炮、A-120火箭炮等多种型号也同步开火。这些火箭弹型号繁杂,射程覆盖近中远,精度也高低不一,共同编织成一张庞大、密集且难以预测的立体火力网,迫使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全力应对。

在“铁穹”应对不暇时,哈马斯自杀式无人机立即投入战场。这些无人机通常携带高爆战斗部,精准锁定并俯冲突袭“铁穹”系统的核心设施,为后续实施更具威胁的打击创造“时间窗”和“火力通道”。

空地协同,压制装甲突击

在地面攻防战中,“拉乔姆”多管火箭炮与哈马斯的反坦克小组形成了高效的“高低搭配”。

当以色列装甲部队试图反击时,“拉乔姆”多管火箭炮扮演远程火力压制的角色,对以军装甲部队的预想集结区域、主要行军路线或预备队位置覆盖射击。这种火力急袭能有效打乱以军装甲纵队的队形和进攻节奏,迫使坦克和装甲车分散、减速或寻找掩蔽,从而暴露出侧后薄弱部位或暂时丧失机动优势。

反坦克小组则敏锐捕捉战机,在近距离设伏发射反坦克武器,对行动受限或暴露的以军装甲目标实施致命精确打击。

侦察打击一体化,提升效能

“拉乔姆”多管火箭炮的打击精度和时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侦察无人机的紧密配合。侦察无人机利用机载光电/红外设备,持续监控以军的军事基地、部队集结地等重要目标,并将获取的高清影像和坐标信息实时回传至后方。指挥中心为“拉乔姆”多管火箭炮选定最具价值的目标,并计算最佳发射时机、规划齐射规模等。

在“拉乔姆”多管火箭炮完成打击后,侦察无人机会迅速飞临目标区上空,对弹着点进行毁伤评估,实时拍摄打击效果影像并传回。后方指挥官可据此立即决定是否需要组织“拉乔姆”多管火箭炮或其他火力进行补充射击或目标修正。这种“发现-定位-决策-打击-评估”的快速闭环,显著提升了“拉乔姆”多管火箭炮的作战效率和战场影响力。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