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就算不接触手机,监听者也能通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在几米开外知道你在电话里说了什么。
据了解,这是一种新型“无线”窃听方法,当我们用手机通话时,听筒发出的声音会让机身产生极其微弱的震动。日常中这些震动完全察觉不到,但毫米波雷达可以在几米外捕捉到这种细微位移,并将其转化为可分析的信号。如果再结合人工智能模型,就有机会还原出通话的内容。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的设备、环境乃至日常动作,可能都会留下特定的物理特征,而这些特征一旦被技术捕捉并理解,就可能被转化为信息。
点评:这一窃听方法的威胁不在于它的直接可用性,而在于它证明了物理层面的信号同样可以被“解码”。如果毫米波雷达持续小型化,其对个人隐私带来的威胁就需要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