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多款武器装备亮相阅兵仪式。
相信很多守在电视机前的家长,都会被身边的“小军迷”问个不停;还有的“军迷“家长,面对新型合成化装备亮相的盛况,不由得感慨自己成了“军盲”。其实大家不用愁——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近期出版的科普绘本《特种车,集结!》中,就有不少此次阅兵亮相的新装备的科普知识。
“孩子喜欢的车来了”这套书是“中国军事科普绘本系列”第二套合辑中关于车辆装备的部分,它收录了我国在航展、科技展览等场合公布的百余种新式战斗车辆装备,包括无人侦查车、装甲步兵车、两栖突击车、导弹发射车、伪装探测车等。这些战车装备也是首次在儿童科普书中出现。
书中提到的轮式无人战车曾在2024年11月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展出,如今在庄严的阅兵仪式上接受检阅——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无人装备开始列装作战部队,更代表中国在军用无人系统与新能源技术融合领域的最新成就。
它采用了增程式电动架构。简单地说,就是一套高效的混合动力系统。类似现代混合动力汽车,既能用电驱动,也能通过燃油发电机补充电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战车配备了6组轻型电动轮,每个车轮都有独立的轮毂(ɡǔ)电机驱动系统,相当于给每个车轮装了“独立发动机”,大大提升了通过性和可靠性。而且,每个车轮都能单独控制,可根据战场需求调整多种驱动模式,从而实现动力和节电模式的随时切换。更神奇的是,就算车身损坏、部分车轮无法运转,只要还有一个车轮能工作,就仍可以凭借独立驱动系统逃离危险战场。
此外,这款战车具备堪称“豪华配置”的感知系统。它装有6组激光雷达、6组毫米波雷达,以及10余组光学摄像器材,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环境感知网络:激光雷达像战车的“精准尺”,能够精确测量周围环境的距离和形状;毫米波雷达是“穿透眼”,能够穿透雨、雾、灰尘等障碍进行探测;光学摄像机则提供了“正常视觉”,让控制人员直观了解战场环境。不仅如此,战车还配备了“夜视仪+热成像系统”构成的“二合一”模块,使其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不管是黑夜还是恶劣天气,都能正常执行任务。
我们在感慨武器技术变迁的同时,也意识到随着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作战平台正成为现代军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展出的这款战车,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这类智能无人平台很可能改变传统作战方式,在减少人员伤亡的同时提高作战效能,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为了让孩子有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编辑部还特别邀请军事、国防、科普相关专家研究审读,融入了宏观规划、复杂决策、应变调整、团队协作、沟通领导、逆风抗压等互动剧情。随书穿插多幅全景拉页,让孩子亲历“海陆空联合作战”,从第一视角解锁军事任务,从互动中获得成长。孩子在提升阅读兴趣的同时,更参与了一场勇气与智慧的挑战,培养了全局观和应急决策能力。
相信小读者在解锁一个个陆上“钢铁雄狮”的阅读中,不仅能学习到车辆装备知识,还会在心中种下科技自信与爱国精神的种子。
(作者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国防军事出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