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孕期营养,避开这些“甜蜜陷阱”

□ 许英霞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9-12 10:11

怀孕是家庭的大喜事,孕妇也自然成了全家呵护的核心。9月12日,预防出生缺陷日如约而至,今年“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的主题,让孕期营养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然而,这份重视背后,却藏着不少认知偏差与实践误区。

孕早期:别为“长胎”瞎增重

孕期最常见的问题莫过于体重增长过快。其实孕早期根本无需刻意增加体重,能量摄入与孕前保持一致即可。更需注意的是,部分孕妇因保胎需暂停工作甚至卧床休息,活动量骤减、能量消耗随之降低,这种情况下反而应适当减少能量摄入。尤其孕前就超重或肥胖的孕妇,孕早期甚至可以适度减重,以此缓解整个孕期的体重增长压力。若能在备孕阶段就完成减重,会是更理想的选择。

体重增加过快,多由以下误区导致:一是听信老人“怀孕要一个人吃两个人的饭”而食量加倍;二是看到别人孕期长了五六十斤便不控制体重;三是打着给胎儿增加营养的旗号盲目加餐,还称不怕牺牲身材;四是认为孕妇想吃的就是胎儿需要的,各种食物随意吃;五是担心产后哺乳饮食受限,趁怀孕放纵自己,任性吃雪糕、冰激凌、奶茶等;六是正餐后1-2小时就觉得饿,此时胃里食物可能才排空1/3到1/2,多为假饿,加餐必然造成能量摄入超标。

孕期饮食的8个“糊涂账”

1.大量吃水果。或因孕反吃水果觉得舒服,或误以为多吃水果能让胎儿皮肤更水灵。

2.大量吃坚果。误以为多吃能让孩子聪明,导致能量摄入超标。

3.靠红豆、红枣、花生米、菠菜等补铁。实则应增加鸭血、猪血、动物肝脏的摄入来补铁。

4.喝骨头汤补钙。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才是钙的良好来源。

5.孕期贫血、腿抽筋只吃铁片、钙片。孕期需重点补充的蛋白质、钙、铁,好比盖房子所需的水泥、砖、沙子,缺一不可,故需同时补充蛋白质,即增加肉、蛋、奶、豆制品摄入(肉包括鸡鸭鹅肉、猪牛羊肉、鱼虾等水产品,少食香肠、火腿、培根等加工类食品)。

6.认为燕窝更有营养。1碗燕窝会占据胃容量,影响其他早餐摄入。建议孕妇及家属先查看燕窝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务必优先保证早餐包含1两主食、1袋牛奶、1个鸡蛋(可用豆制品和鸡鸭鱼肉替代牛奶、鸡蛋),再搭配适量蔬菜。

7.主食摄入过量或过少。孕前一顿吃半碗饭,孕后改吃1碗甚至2碗;或认为主食没营养索性不吃,都是不正确的。白米、白面、玉米、粗杂粮、杂豆、薯类、粉条、粉丝、米粉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均需计入主食。

8.靠冰棍、冰激凌、凉饮料等解体热。这些冷饮能量密度高,不利于体重控制。建议可将牛奶、酸奶、豆浆、水果等冷藏或冷冻后限量作为加餐,且需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之所以执着于控制孕期体重增长,是因为体重过度增加可能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胰腺炎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整个孕期都不能放任体重增加,相反应该遵循胎儿生长发育规律,按照孕期不同阶段给予个体化总能量控制,达到维持体重合理增加的目的。

另外,食物选择要多样化,合理搭配,采用蒸、煮、炖、拌等少油的烹调方法,以满足母婴营养和健康的需求。

(作者系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