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一个小数点,我就扣你20分”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9-19 09:54

1958年,钱学森在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期间,有一次课堂上,他花了整整3个小时,只为让同学们重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钱学森说:“小数点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所以你错一个小数点,我就扣你20分。”最后,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严谨、严肃、严格、严密”。一位科学翘楚的事业心,以及对年轻学子的拳拳之心震撼着在场的所有同学。

“严谨、严肃、严格、严密”,这种科学精神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钱学森一生学术精神的写照。

钱学森曾告诫学生说:“搞科学的要下笔千钧。”事实上,钱学森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苛。1941年美国《航空科学学报》发表了钱学森一篇分量十足的论文《柱壳轴压屈曲》,论文发表时只有短短的10页,可是钱学森写下的演算草稿竟达800多页。在完成论文后,钱学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把800多页的手稿装进纸皮袋,并写上“Final(最终的)”的字样。但他立刻想到,真理是相对的、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紧接着他又在“Final”之前加上“Nothing is”,变成了“Nothing is final”,意为对科学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

在工作中,钱学森要求团队对科学问题保持敬畏,要求大家在科研中要有严肃的态度。在钱学森的工作手册中,每次试验都有详细记录,甚至把大大小小的异常或故障列出表格,一一落实解决。对已经解决的问题,他注上“已换”或者“已重新调试,可用”等。对尚未解决或落实的问题,他在表格中用红笔作个“*”号,并注明已指定责任人协调解决。

钱学森在细节上,要求极其严格。一次导弹试射前夜,他发现数据异常,坚持要求所有人通宵复核。第二天清晨问题解决,试验得以成功。在场的人感叹:“钱老的眼睛比仪器还准。”

为了厘清导弹武器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使人一目了然,钱学森提出,从总体、分系统、子系统直至单机与部件、组件等的承制单位,都要制定自己的网络流程图,将任务的整个过程画在一张图上,并标示出它们之间的分工、关系、时间要求和完成的情况。下一级的流程图必须和上一级的流程图接轨,确定“节点”任务的完成时间和技术指标要求。在他的倡导下,航天部门的许多计划和工程部门的墙上,都挂起了按技术上和组织上的各种时序联系和逻辑关系制定的严密的流程图。

钱学森精益求精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新一代航天人的“毫米级”精度追求,离不开钱学森“严谨、严肃、严格、严密”精神的影响和垂范。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供稿)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