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阵地建设类案例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9-26 16:06

三峡工程博物馆

“三峡工程 大国重器”三峡工程博物馆水电科普教育基地

推荐单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矗立在长江之上的三峡大坝,既是“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绝景,也是人类水利智慧的结晶。当今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专题博物馆——三峡工程博物馆坐落在大坝附近,设有三峡馆、工程馆、水电馆三个基本陈列,还专门布置了好奇水电研学中心。博物馆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定制了面向技术专家、普通大众、儿童青少年等群体的个性化版本讲解词,并开发了研学课程,组织策划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宣教活动。

2022年8月开馆至今,三峡工程博物馆已接待观众超105万人,在未来的“小小工程师”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协

文化润疆 乡约科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乡村科普馆

推荐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地处新疆东南部,受多种因素制约,巴州农牧区普遍存在科学素质偏低、产业技术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巴州科协自2021年起,在自治区科协的指导下,将科普工作深度融入“文化润疆”工程,开展乡村科普馆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81个覆盖全州所有县市的乡村科普馆。在乡村科普馆及其配套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科学知识,农民们提升了种植技能。馆中还专门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展区,增强了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西南大学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

推荐单位:重庆市科协

一个小院,四方共建,产出“三优”蔬菜,打通“最后一公里”——这个故事发生在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小院由西南大学的多个学院执行参建,通过土壤检测、调研分析、数据库建设等手段,全方位应对蔬菜生产难题。“新农人”们不仅在这里种菜,更构建了研产销一体化的蔬菜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铜梁模式”。小院组建运营产业化联合体,举办技术培训会,通过多种媒介推广应用最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如今,“铜梁模式”已成功复制到重庆潼南、云南大理等5家蔬菜科技小院,并牵头搭建了全国蔬菜科技小院联盟。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铜梁蔬菜,正走向全国。


中国宇航学会

讲好中国航天故事——以香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为镜鉴

推荐单位:中国宇航学会

香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沙田区。走进基地,我国太空探索的旅程跃然眼前:逐梦千年序厅,浓缩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叩开天门展厅,全面认识长征运载火箭型谱;筑梦天宫展厅,打造沉浸式空间站舱内情境;走向深空展厅,了解中国探月、探火进程。此外,还有以VR、声光电和声效等营造互动体验的辉耀香江展区,以及用于研学科普教育的航天教室。基地还精心选取了8个航天人物的故事,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触达心灵,引发共鸣和情感认同。

自2024年9月试运营以来,基地共接待在校师生、公众参访超15000人次,标志着香港的航天科技普及、爱国主义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本版文字由科普时报记者毛梦囡整理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