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在北京市中关村黄庄,彭桓武(左)与陈能宽(右)两人肩并肩坐在一起,聊起彭桓武与陈省身院士曾经一唱一和的双文诗(原诗用英文和中文各写一遍)手稿。
两位老人一个90岁、一个82岁,像一对顽童,你一句我一句地低声诵读起来。他们时而讨论某个字词的用法,时而切磋某个英文的读法。陈能宽指着诗作原稿,一边读一边品味,笑着说:“这手稿我当文物收藏了。您还记得几年前给我对的下联吗?那简直是‘妙对’啊。”原来陈能宽与彭桓武也有一段诗文往来的经历。1996年底,彭桓武收到陈能宽的来信,内附对联上句:“回顾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彭桓武不久后便寄去下联:“俯瞰洞庭湖内外,乾坤日夜浮: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旧作重提,彭桓武解释说,这里面用了假借,洞庭湖泛指全国,而长岛人泛指中华儿女。陈能宽连连称赞:“这是一副很难对的对子,对得好、对得好!”
(侯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