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物理这类抽象的科学到底应该怎么学?为什么总觉得学不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始终投身物理的学习、教学与研究,也从这些经历中,对物理学本身及物理学传播总结出几点见解。
首先,物理学的学问常集群出现。如电磁学、电动力学、晶体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本上都是德国哥廷根大学出品;小数点、钟表、折射定律、光波动说、临界现象、超导、自旋等概念则都来自荷兰莱顿大学。
其次,数学和物理其实是非常美且有趣的。这是一个技术超越神话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充分的物理知识,这与职业无关,与时代有关。我们应该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言“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这才是学习最本真的样子。
另外,科学不应被庸俗化、简化、零碎化。科普界流传一句话:“每增加一个公式就吓退一半读者”。科学不是庸俗化的存在,数学和物理更是离不开公式。如果传递数学、物理知识时完全避开公式,就像去餐馆吃饭却连一片菜叶子都没见着。
最后,科普的传播效果需长期积累,日久见功。因为我们做科普的目标,从来不是单纯卖几本书,而是让更多人尤其青少年能真正掌握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