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茶之最,你知多少

□ 童 云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10-17 10:18

最早的茶传说——茶与神农氏。一天,神农氏试吃草药,在一棵大树下支起陶罐煮水,水快开时,树叶落下,飘进罐中。他喝了这些叶汤后,顿感身体舒适。他又摘了几片树叶品尝,精神立即清爽了。他小心地收集这些叶子,并取名为“荼”(即茶)。陆羽在《茶经》中有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也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

最早记载茶的史书——是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园有芳蒻(ruò)、香茗。”说明此时茶的味道与野生茶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用“香茗”来描述了。

最早以茶为人名、城名。资料显示,公元前347年,蜀王在其领地划出一块地,大概是在今四川剑阁东北一带,交给他的一个名叫葭(jiā)萌的弟弟,封其为“苴(jū)侯”,并将他所在的城邑称作“葭萌”。“葭萌”是当时蜀人对茶的称谓。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苴侯”所在的那个城邑就是“茶邑”。同时,我们根据当时蜀地有因驯育野蚕为家蚕的“蚕丛王”,有驯养鱼鹰帮助捕鱼的“鱼凫王”等,可以推断出“苴侯”是一个爱茶专茶之人,管理的是一个“茶邑”。

最早的茶摊。西汉王褒的一句“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区双江镇)买荼”表明,公元前59年,已经出现了专门经营茶水的摊贩。“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每市鬻(yù)之。市人竞买,每旦至夕,其器不减。”由此可以看出,此时人们售卖的已不是从茶树上采摘的叶子,而是经过烹煮之后,可以直接饮用的茶水。史学家认为,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茶摊,也是后来遍布集市的茶馆的前身。后来的茶馆,又称为茶肆、茶铺、茶摊等,虽然品茗解渴是买茶者的主要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馆具有了品茗、交际等越来越多的功能。

最早的贡茶。贡茶,是指专为朝廷而制的茶品。据一些传说和后世史料推测,大约公元前1000年,巴蜀之地的国王为慰问伐纣的武王,就以当地上好的茶叶作为贡品,献给武王,由此开创了以茶作贡的先河。随着茶种植技术、制茶技艺的不断发展,贡茶的规模和品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反之,皇家对贡茶的需求又刺激了茶叶生产水平的提高,进而使中国茶从生产到消费进入良性循环。

最早的茶诗。中国最早的茶诗出自《诗经》。在这里,“荼”字多次出现,涉及的篇幅多达7篇。如果你认为这些诗中只是出现了“荼”字而已,称不上茶诗。那么,西晋左思的《娇女》完全满足了你这位爱茶人的心愿。“心为茶荈(chuǎn)剧,吹嘘对鼎(lì)。”诗中描写的是诗人的女儿惠芳、纨素,和老爸一起煮茶时玩得开心,二人抢着为老爸的茶炉吹火煮茶,烟熏火燎间,两位佳人被茶渍和柴灰弄脏了的雪白衣袖,在诗人眼里,简直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天使在人间”美好生活图。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