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召开,会议聚焦核聚变实验、聚变能技术及其他创新聚变概念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那么,可控核聚变技术,有望在2030年实现商业应用吗?届时又将如何改变能源布局和结构?
对此,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核学会原秘书长潘传红表示,2030年前后实现聚变能商业应用基本不具备可行性。
潘传红指出,任何能源系统从科学研究阶段迈向商业示范阶段,都必须经历工程验证这一环节,核裂变技术的应用历程已充分印证了这一规律,聚变能产业的发展同样需遵循这一路径。
他进一步介绍,我国计划在2035年前后建成一座工程验证堆,以此释放工程建设方面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我们有望在2040年至2045年前后建成第一座商业示范堆。”他补充。
一旦核聚变技术实现商业应用,将为人类社会带来两大积极影响:
其一,在能源安全领域,化石能源枯竭带来的供应焦虑将得到充分缓解;
其二,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由于无需燃烧化石能源,可避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进而有效解决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真正实现能源的环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