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如何推动科学发展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付昌义
  • 2021-04-17 15:14

科幻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科学也就没有科幻。科幻必定是基于科学基础之上的,如果将幻想置于魔法或者神秘的咒语,那也就不是科幻了。也正是因为科幻与科学联系紧密,所以科幻产生之后对科学也产生了很多影响。

科幻对科学的预见性

科幻经常被大家念叨的是对科学的预见性。科幻小说确实预见了很多科学发明,比如机器人。最早有关机器人的科幻是卡尔·恰佩克创作的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还有手机的发明也与科幻有关,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珀曾说过,《星际迷航》中舰长柯克的黄金翻转通讯机是其发明首款手机的灵感源泉。当然《星际迷航》也启迪了很多发明,如自动门、平板电脑等等。

不过,科幻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预见某种科学发明,但它会预见到科学的发展。有人说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预言了潜水艇的发明,但早在《海底两万里》之前就有了早期的潜水艇出现。不过能在海底航行两万里而不用浮出水面的“鹦鹉螺”号,却是数十年之后的美国发明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科幻在这里表现的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锐度和洞察力。同样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也是这样的科幻小说。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的电脑网络最早源于美军的阿帕网,但《神经漫游者》《真名实姓》等科幻小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探讨了网络犯罪问题,而这已经是大家现在上网时最担忧的问题。

科幻对科学的反思性

科幻在预见未来科学无数种可能时,也把科学发展的种种问题暴露在对未来的预测中,它以一种超越性的批判视角观照和透析科技与人类生存状况和未来景象的关系,同时也对人类现实生存状况和未来趋向进行批判性反思。这种反思促进我们形成批判性的思维和独立思考,同时也对科学发展有所进益。

艾萨克·阿西莫夫在《机器人短篇故事集》中为机器人设计了机器人三定律,严肃探讨并反思了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而这种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担忧,已经深深影响到了现实之中的科学研究,人工智能伦理学已经是目前人工智能研究中最热的跨学科问题之一。2004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后天》,用冰封的自由女神像象征着极端气候的到来。它所关注的是,在人类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科技生产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又加剧了极端气候发生的可能。而这些类似的科幻作品也有力地推动了2015年《巴黎协定》的出台。

科幻启迪人们对科学的追求

科幻文学还启迪我们对科学的追求。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布罗卡的脑》中说过:“很多深度参与探索太阳系的科学家最初都是在科幻小说的带领下走向科学道路。”特斯拉的老总马斯克2018年用自己研制的火箭将一辆电动汽车发射到了太空,车里有一本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车上音响里一直无限循环播放着科幻音乐《Space Oddity》,因为他觉得科幻给了他无尽的创意。当然中国也有这样的例子,如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因为看了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而有志于从事恐龙考古研究,并在这一方向取得了重要成果——发现了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龙羽毛。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系列登月飞行与《2001太空漫游》等科幻作品一起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同样刘慈欣的《三体》也是这样一部非常有特点的科幻作品,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促使科普作家李淼写了一部《三体中的物理学》,而在科学知识之外,小说对人性、人在宇宙中的意义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2019年的春节,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正式上映,从科学角度来说这部电影里的知识并不准确,但很多人通过看这部电影却很快了解了太阳氦闪、引力弹弓、洛希极限、核聚变等物理学的知识。这也是科幻的魅力之所在,向普通人轻松普及科学知识。

未来的科幻与科学

20世纪初,鲁迅曾在《月界旅行》的序言中写道: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他们那代人试图利用科学小说唤醒民众的心智,让赛先生成为全国民众的追求。但是很不幸,积弱积贫的旧中国没有科学和科幻的土壤,科幻并没有在那个时代火起来。进入新中国,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神舟、蛟龙、天眼等巨大工程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在进步,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速铁路等生活的便利,让我们发现生活变得比科幻更科幻。很多科幻中的科学也会在现实中一一实现,如《流浪地球》中的动力机械外骨骼就是现在机械专业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虽然还达不到电影中的展示的那样,但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电影中的场景。而建筑工程等专业对科幻的思考也非常多,很多建筑师都在探索科幻技术融入未来的建筑,甚至NASA还组织了火星建筑大赛。我们在《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作品中见证中国科技的发展进步,同样也要用我们的眼睛记录下中国科幻与科技发展在未来同成长共进步的历程。

(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主任,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

编辑:陈杰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