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X 航空航天”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反应?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于翔
  • 2022-03-15 14:24

了解过航天航空的伟大,体验过科幻的神秘,可你知道“航天航空×科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吗?3月11日,由中关村会展与服务产业联盟、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共同主办的“科幻X航空航天”沙龙在航星园中意孵化器正式启航。航空航天、陨石猎人、文创IP运营、影视文娱机构等不同领域的佼佼者围桌而坐,共同分享了科幻与航空航天的渊源与未来,一起感受下他们彼此之间的奇妙反应吧。


航空航天出镜出圈,硬核科幻发展助力


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副总经理周孟飞以“航天国际科幻季”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从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做3个方面分享了一个实践者的心得。他认为,科学幻想与未来航天将互为引领,航天在内容制作、文化输出、全链路打造等方面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提供了硬核科技支撑。依托园区丰富的航天技术和创新概念,他提出了“双融双生态”的概念即“科技文化融合与航天科幻融合&产业生态和商业生态”。由此,以航天为特色的品牌活动“航天国际科幻季”就此启航,并立志成为一站式航天科幻产业加速器和创意与科技赋能平台。


元宇宙-航天科普领域应用展望


作为2021中国科幻大会潮幻奇遇季的深度参与者,北京美塔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CEO、跨星际(北京)航天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亮,深切了解从太空到学习生活,大众对航天领域知识的渴望与关联。

为此,李亮萌生了结合中国文化特色为我国青少年受众群体传播正能量的想法,并拍摄了我国首部航天科普剧集《探求者》。在剧中构建了非常完整的世界观,让观众可以更加沉浸的与内容互动。与此同时,跨星际正在“航天元宇宙”领域探索新的感知体系,通过整合航天数字资产、数字孪生在线科普课件、航天科普游戏、NFT数据确权表示、隐私加密计算等技术,充分释放“科技、艺术”深度融合的经济社会潜力,并建立航天元宇宙数字资产标准制定。一系列前沿的概念,让大家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展望。





繁星之下 皆有可能


国际陨石猎人、陨石收藏家、联合国青少年领航计划专家俞斌,是一位满世界追着陨石跑的人,甚至跑进清华、跑进联合国现场。俞斌老师为大家普及了陨石的来源和分类。他认为,陨石是太空送给人类的唯一礼物,是连接地球与宇宙的元介质,是神秘稀有的藏品和超材料,也是融科技与科幻的独有题材,是跨越元宇宙的虚拟与现实。2018年,俞斌老师创建“4.5B星际实验室”,融合航天科学、太空科学、陨石科学原创虚拟IP、深耕陨石科普及陨石猎人故事的核心内容打造,同时涉及陨石衍生品文创以及原石收藏。

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俞斌先生将以十几年的探索之旅,带领“4.5B星际实验室”,探索全球第一家“漫游太空”元宇宙生态,配合科学、科普、科幻与元宇宙的结合,一起遨游太空、星辰大海,引领新的时尚,收获更多青年人的参与关注。


△ 石铁橄榄陨石


突破好奇的卡门线


截止到2022年,全世界大约只有600人曾经越过卡门线。九天未来市场部总监冯立认为,想要持续的对未知进行探索和发展好奇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机构教育的引导培养,是维持和支撑好奇心的更深一层的因素。为此,他还推荐了两部科幻经典作品分别是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和科幻电影《星际迷航》。据冯立介绍,NASA多年以来一直持续举办大量的高质量科普活动,涵盖了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和成年人,这是启发下一代人好奇心的最好的手段,也是多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反观当下的中国,我们的家长和学校恰恰缺少了这种意识。九天未来的初心是用航天科普教育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商业航天体系逐步成熟的今天,九天未来结合了青少年的创意和想法,发射了全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现在,依托真实在轨教育共享卫星,九天未来正在全面开展课堂教学的科技教育企业整合机器人(编程)、3D打印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科技,开发创新思维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青少年的上帝视角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让每个孩子发现一片属于自己的星空。



如何定义未来——科幻IP的价值转换


我们该如何定义科幻与未来?北京菁信文化有限公司王立成从资深传媒人的角度从两个电影说起。《月球之旅》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拥有很好的IP,但局限于当时的技术,并没有给人以绝对的冲击和震撼;《星球大战》是世界上第一部赚大钱的科幻电影,虽然一开始不被市场认可,甚至要通过送票的形式进行推广,但1977年看《星战》,被二刷、三刷乃至几十刷,很多人甚至看完就直接去排队买第二张票,一举创下7.7亿美元的惊天票房,也就此开创出了一个科幻与IP转换的时代。究其原因,是因为让人们对科幻有了更加具象的认知。

《星战》让硬科幻软了一点,再加上些情感和思想共鸣。伴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星战》顺理成章的开启了一个科幻IP新世界,这也是《三体》对于中国科幻的伟大贡献。《三体》让中国有了自己的科幻世界观,有了自己的独立宇宙观。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媒介奇观+文化震惊=幻想特许权。未来,中国需要建立更多的科幻IP,形成更多让全人类共享的“未来想象”。中国科幻IP的全流程正在形成包括科幻概念、科幻文化以及各种科幻设定,逐渐会形成自己的思考,建立中国科幻IP的价值转换路径。

在自由交流环节,《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一个星球创始人、奥兰集团品牌营销顾问李雪婷、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孟弋洁、北京盛大星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娜对如何将航天与科幻更好的融合进行了探讨。

本次沙龙,旨在共同瞄准科幻+航天要素,贯彻航天领域的匠心精神,探索航天领域的未来之路,助力中国航天事业跨界发力。

编辑:毛梦囡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