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铮(1927-2012)(李永利供图)
1月10日,由北京市石景山区科委主办的首期未来科幻产业系列沙龙暨青少年科幻科普产业论坛在京举行。论坛探讨了“科幻与宇宙探索”“智能社会视野下的想象思维培养”以及“如何在中小学开展科普科幻教育实践”“如何有效促进科普科幻教育的发展”等多项热门话题。我在线上全程听了下来,感觉颇为受益;不由地想到,10年前故去的那位“写科幻的院士”、他对于科普科幻教育的见解,还有30年前我与他的奇妙邂逅。
1993年8月的一天,我在北京西四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书,名为《一千年前的谋杀案》,上面还标注了一行字:“潘家铮科幻小说集”,出版单位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潘家铮何许人也?好奇心促使我打开书页,作者介绍上的文字着实让我仰慕:“他发表过学术论著近600万字,是国内外著名的水电专家和坝工权威。……于1980年获中国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9年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称号。”
再往下翻看,我又惊讶地发现,此书竟然是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给作的序!序中写道:这是“一本有新意的科幻小说集”。“……浏览后不禁被作者渊博的科学知识、奇妙的构思和优美的文笔所吸引。它熔科学想象力和现实科学追求于一炉,情节引人入胜。……真可谓‘出乎今人意料之外,在于科学情理之中’。”
书买下后没两天就读完了。虽说身为科幻迷的我接触科幻小说不少,但看院士写的科幻小说却是头一回。此番感觉大不一样,于是便想去拜会一下我觉得可能很有意思的潘作家。
1994年1月14日下午,我在老电力部里见到了潘老。开门见山聊科幻,他告诉我,写科幻小说纯属偶然。大约是在1990年前后,三峡工程还没有上马的时候,他闲着无事,跟朋友们争论起一个问题:人类制造的机器人可以仿真到什么程度?机器人最终会不会威胁人类生存?他的看法是,机器人的智能永远达不到真人程度,也不可能消灭人类。他觉得,要是写篇小说的话,应该可以比较自如地申明这个意思。
小说写好后,潘老寄给葛洲坝工程局的一位好友看,想不到竟大受赞赏,并且被她送往一家内部文学期刊发表。1992年3月,潘老就有关三峡工程论证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接受记者李慰饴采访。后者得知他喜欢舞文弄墨,就向他约稿。几个月后,潘老的一些科幻小说陆续在《科技改革与发展》杂志(后改名为《科技潮》)上发表,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潘老谦虚地说,自己写科幻小说是练笔,属“玩票”性质,多半源自于自己年少时的文学梦。要说动机嘛,倒也有,那是在一种道义和责任感的驱使下产生的动机。他认为科幻是科普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恰恰比其他国家更需要科普与科幻。因为,这类“不入流”的作品可以起到意义深远的作用。
比如,从正面来说,好的科幻作品确实能够预先描绘科技发展的方向和成就,启发读者的想象开拓能力,树立和坚持钻研科学的决心,还能通过阅读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与觉悟上的提高。而在创作中潘老想得较多的是,尽量使人物角色多一点人情味和中国味,使故事多少能够反映当前的社会矛盾,反映科技发展的双面性质,反映善与恶的斗争,反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必讳言,过去在我国,想象力的培养一直不被看重,海阔天空式的想象在常人眼中几近“胡思乱想”,没个正形,也难得“入流”,更别说划入什么“素质教育”的范畴了;而科幻小说在我国的发展之路,也经历过一番曲折。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一些缘故,当年,著名科幻作家金涛评价说,潘家铮院士加盟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对历经磨难的中国科幻界的无声的支援;这些作品的影响和纠正世俗偏见的意义,恐怕远远超过了作品本身。而潘老的行动,也“必将带动更多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关心、支持目前还十分幼小的中国科幻小说。”
在金涛等人的努力下,潘老更多的科幻作品得以刊发并结集出版。2006年12月14日,《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潘老的同行、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陆佑楣院士在发言时讲到一个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他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学的幻想,大概也很难有科学的理想。”
潘老也认为,为了做到既启发人的想象力又不使年轻人走上歧途,“科幻”与“科普”必须并重兼行。而他本人“不自量力地写起科普和科幻书来,的确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同时,他希望和呼吁从事科普创作的文学家、科学家能多写一些科幻作品,也希望和呼吁科幻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深入学习科技,真正进入科学殿堂并且参与科普创作。
在多年以后的又一次访谈中,潘老对我说:“我经常幻想:如果有一本书,上半册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科幻佳作,下半册是一篇优美的有关学科的科普作品,使人在翱翔于幻想的天界后,再受现实的科普洗礼,知道‘幻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和障碍,知道为战胜这些障碍要付出多少汗水和多大的代价,知道在攀登科学高峰时没有捷径和秘诀,更不可能无中生有和不劳而获,该有多好!”
是啊,真是那样,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