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提出问题,科幻文学并非“闲书”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何明瀚
  • 2023-09-18 10:48

 9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署名文章,题为《把握机遇,科幻创作天地宽》,科幻创作和科幻阅读再次受到关注。平时与家长沟通时,笔者能感觉到,家长普遍对科幻创作和科幻阅读存在一些误区。一些年龄范围为30岁—40岁的家长,自身喜欢科幻作品、科幻电影、科幻游戏等,却不乐意为孩子购买相关科幻文学作品。在他们的认知中,科幻不如科普,甚至不如奇幻,科幻作品也只是闲书。

一般来说,科普作品中满满都是“干货”,还有很多有趣的设计,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而科幻作品的科学含量只有百分之十,甚至更少的比例,剩下都是“编故事”。奇幻,宽泛来说就是魔幻、仙侠、二次元等,内容创作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一些家长就会认为,与科幻读物相比,科普读物对世界的科学规律阐释得更为清楚,奇幻小说在培养想象力上更胜一筹。

那么,科幻与科普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科普的核心是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我们可以从科普读物中寻找标准答案。而科幻的核心是提出问题。未来世界留给我们的提问,很难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答案。因此,科幻与科普应该是科学精神的两条腿,我们既要读科普读物、学习知识,也要读科幻作品、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如今,世界正处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10年前的科幻元素,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作为当下最流行的现实主义题材之一,由于具有预测未来的特殊性,科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科幻是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科幻和科普同样重要,它能够填补教育缺失的环节,科幻和科普必须在教育中齐头并进,才能为中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笔者呼吁,家长们应该让孩子们阅读更多的科幻作品。(作者系科幻作家)

编辑:陈杰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