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科普科幻土壤 激发青少年创新力量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陈玲 闫进芳
  • 2023-10-14 10:35

陈玲在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年会上介绍相关工作。



青少年是国家人才的储备力量,也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但我国青少年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还较薄弱,是教育发展的软肋。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而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对想象力的培养,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成为创新人才。实施和开展科普科幻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想象力、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助力创新思维培养


对于青少年来说,科普科幻教育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能使他们在知识的解构与想象中思考如何继续发力,培养创新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幻是一个民族想象力、创造力的缩影。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科幻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刘慈欣在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的颁奖会上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大脑里创作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想象力创造人类文明。”因此,从国家层面对于科幻的支持,饱含了对下一代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重视。

曾经,我们没有底气探讨科普科幻带给国家怎样的发展力量,也没有信心去谈我们是有想象力的民族。但当一个国家到了崛起和复兴之时,科普科幻才能真正兴起,才能产生像《三体》这样气魄宏大、将整个宇宙纳入视野的作品。因此,只有厚植科普科幻的土壤,我们才能有底气回应未来的发展诉求。


发挥平台杠杆作用,撬动资源赋能青少年成长


如何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教育核心问题,加快创新教育发展?怎样把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和培养人才第一资源更好结合起来?近年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挥平台杠杆作用,助力青少年高品质成长。

首先,协会推动科普科幻作家与教育结合,加强与中小学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青少年科学阅读与写作的推广工作。目前主办有“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活动为具有潜力的青年写作者提供专业指导和经费资助。协会还主办了9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在青少年科学教育和创作领域产生了良好影响。

其次,搭建科普科幻教育发展阵地,为青少年群体提供输出平台。协会主办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期刊《科学故事会》在全国发行,并逐步形成面向中小学生的融媒体科学阅读、写作、培训和活动的综合平台。

最后,联动多方资源,打造科普科幻教育品牌。自2018年起,协会已连续举办5届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先后与南京、温州、贵州、深圳等地联合开展面向全国的主题大会,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聚焦难点痛点问题,做优做强科普科幻教育


AI技术的不断发展,让AI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使用随处可见,也让人感受到了“科幻已变为现实”的即视感。但就教育本质来看,AI之后还会出现怎样的生活?后AI时代又需要怎样的发展思路?科普科幻教育需要聚焦这些难点和痛点问题,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指导,提升规律总结和理论研究水平。

一是要系统总结和推广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方面的有益经验,迭代和整合现有资源,助力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科普科幻教育工作,为我国青少年科学阅读和写作提供专家资源和理论支撑;二是要以点带面,推动科普科幻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使科普科幻教育在教育“双减”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三是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搭建共享交流平台,引领和促进我国科普科幻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第一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第二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

编辑:毛梦囡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