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讲述了一个警世故事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尹传红
  • 2024-04-02 15:19

《沙丘2》剧照。

由于《沙丘2》的热映,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20年—1986年)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这位“老牌”科幻作家颇具传奇色彩。早年,由于家境贫寒,赫伯特在就读于华盛顿大学之前,曾有过几段“混社会”的经历:在美国西海岸的多家报社做过记者,同时也做过摄影师、采牡蛎的潜水员、心理分析师和酿酒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短暂服役于美国海军。但他的写作兴趣很早就萌发了。

赫伯特创作《沙丘》的灵感,源于其被安排的一次采访任务:要求他深入了解俄勒冈州海岸研究所控制流沙沙丘移动的实验,写一篇深度报道。他因此而走进了沙丘和沙漠的虫洞,并受到启发写出了一系列关于沙地星球的小说。后来他又提及,其创作“开始于这样一个概念:去创作一部关于救世主之变局的长篇小说,此种变局周期性地打搅人类社会。我的观点是,超人有害于人类。”

最早的一部《沙丘》诞生于1965年,其后20年里赫伯特又陆续写出了五部沙丘系列元文本。它们篇幅宏大、情节复杂,构筑了一个神话般的奇异世界。赫伯特在“沙丘”系列中采取的设定是:不同行星上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种类的人,相似的条件会产生相似的人;人类这个物种有着潜在的天赋,可以通过基因选择和训练利用这些天赋;种族记忆存在于细胞中,在特定的条件下个体记忆可以被分享;抵制机器智慧,以求发展新的人类思维能力……

科幻史家认为,《沙丘》与绝大多数主流科幻小说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对技术理性与神秘之间关系的辩证理解,而在各个方面又都截然迥异于传统科幻:反技术、神秘主义以及宗教超越。事实上,随着系列故事的推进,其视域也更加错综复杂。

《沙丘》亦可看作是一部环境小说,或许就是“我们真正想看的气候故事”。赫伯特恰恰是第一个普及“生态学”和“系统思想”这两个概念的科幻作家,他甚至把他的《沙丘》献给了“旱地生态学家”,宣称他希望这本书成为“一本提高环保意识的手册”。

作为20世纪60年代最厚重且深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之一,《沙丘》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引发了人们无尽的思考。赫伯特生前幸运地看到他的这部巨著被拍成了电影,但也为人们误解了他的创作而感到遗憾,因为他的本意是想讲述一个警世故事,而非什么英雄救世主。


编辑:王文洁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