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访谈|孙立军:热爱科幻的年轻人要敢于“亮剑”
  • 来源: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
  • 作者:科学文艺产业
  • 2024-04-11 09:42


       目前,中国科幻大会·九天“科幻与未来”高校青年创新征集活动各大征集区已陆续进入作品评选环节。获奖名单将在2024中国科幻大会·九天“科幻与未来”青年创新之夜上公布,众多科幻大咖将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邀请到了参加本次活动的多位专家学者,畅聊有关科幻、有关青年、有关未来的热点话题。

今天的访谈,我们邀请到征集活动科幻短片作品专家组委会主席团主席孙立军老师,聊一聊科幻文化与青年人才的关系。


孙立军,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动画史研究、世界动画史研究、当代艺术创作研究。著有《中国动画史》《动画艺术辞典》《现代动画设计》等优秀学术著作,并执导《快乐奔跑》《小兵张嘎》《飞向月球》等多部优秀动画作品,当代艺术创作参加国内外展览。


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孙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科幻短片终评评委,对于这次活动的开展与创新成果,您的预期是什么?


孙立军: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才能实现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所说的“文化”,除了传统文化、国学,科幻文化也是非常需要重视的部分。

任何一个民族在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素养要同步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定要现代化、时尚化,才能让年轻人,让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欢。

与普通的活动不同,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举办“科幻与未来”高校青年创新征集活动,以青年为主角,用科幻文化、科幻题材传播,可以更好地让年轻人关注未来。在AI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要在高速发展的未来不缺位甚至引领世界,科学素养、科幻意识、科幻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非常希望活动越办越深入人心,能够吸引更多有潜质的、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科幻活动当中,愿意“亮剑”,敢于“亮剑”。


Q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前沿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我们应该如何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影视创作、制作当中,并逐步实现引领?


孙立军:AI时代到来以后,我并不是像有些人苦恼于可能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而是非常开心、兴奋,充满了好奇心。人类创造了AI,但它的自主意识以及各方面都有可能超过人类,我们人类如何继续扮演好该有的主角?

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去创新。人类文明史数千年,现在更应该抓住AI带来的机遇,向AI学习,突破我们人类原有的固步自封,或者原有的一种模式。

应用AI创作的过程中,我和团队越来越发现中国审美重要性。世界文化长河中,无论是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还是中华文明,以及其他各民族文明,在发展进程中都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而中国特色文明或者中国审美,在AI时代愈发显现出它的宝贵之处。然而,当我们应用AI进行二次创作,就会发现文字输入生成的图像是以欧美甚至是日本为主流的审美,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中国审美。现代城市的建设、发展尚且不能千城一面,文化的发展更不能“缺钙”,不能“软骨”,要将中华文明的文脉延续、传播下去!我们要把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一些基本的审美标准、素材进入到国际的大数据库之中,让一些关键词能否比较客观地表述它,避免混乱、错误的关联。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个问题,话语权就会逐渐削弱,就会让更年轻的,特别是未成年孩子们在学习当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希望大家更多站在我们中国审美意识上,充分的调动这个AI时代的优质的优秀的技术和工具,为我们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做出我们的努力。技术公司首先要发现,要注重这方面的问题的完善。


Q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在科幻影视创作、制作人才培养方面,北京电影学院最为注重的是什么?


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最大的影视培养基地,科幻影视领域更是涌现出《三体》电视剧导演杨磊、《流浪地球》电影导演郭帆、编剧龚格尔等人才。

在培养人才之前,首先是选材。这些优秀的校友,由于充分展现了艺术才华、艺术个性,才有机会被选入北京电影学院,这一点非常重要。

培养人才时,北京电影学院最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早期的时候,电影是按照一个工业的模式训练的,既强调个人才华,也强调工业化的制片标准、流程。杨磊、郭帆他们,包括更早一些的张艺谋,在校期间都非常注重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贯穿一百多年的电影史,无论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片类型,还是艺术片、文艺片的类型,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围绕科幻这个类型,涌现出来的优秀电影人才,具有不断的创新精神。比如龚格尔、郭帆都是多面手,龚格尔本身的专业是管理学,也是摇滚音乐歌手,在上海时装周上郭帆的跨界走秀也引起不小的轰动。他们的爱好兴趣非常广泛,这也是电影所要求的综合素养。

为了选出拔尖人才,2016年我以本科为主要培养目标,开始在北京电影学院实施阿达动画实验班计划,去年获得了教育部的国家教学成果奖。作为发起人,我在退休前能为学校在人才培养,在专业领域探索到对未来中国动画优秀人才培养的一种成功模式,还是挺骄傲的一件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影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趋于严重。我们的年度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但缺乏大批像“第五代电影”那样优秀的、在世界电影舞台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开始主抓研究生拔尖人才实验班,2019年第一届开始,我们首先打破院系导师的门户之见,无论哪一个系、哪一个专业都可以申请听课。研究生一年级,主要是电影的综合学习和基础学习,听课学生大约170多人。经过逐渐淘汰,研二选出四五十人。研三时,原则上不超过十人,学校专项资金扶持以导演为主的创作团队进行毕业创作。我们也会邀请大量国际优秀的电影教授、专家、知名导演、摄影、编剧、制片授课。今年五六月份,会到美国接受进行为期三周左右、在好莱坞摄影棚中的现场教学。

这样的人才培养,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教学,也更不能只遵循我们原来的保守的甚至有些观念是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希望培养有创新能力、有思想、有情怀的、具有引领力的拔尖人才培养。

AI时代,我们要面临未来电影的新机遇、新挑战。原来的电影概念,原来的动画电影概念,都可能在学理方面被打破。我们必须让这些优秀的创作者们,具有一个更国际化的眼光,在未来技术特别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化中扮演主角,而不是配角。


Q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一直积极致力于搭建硬科幻创作和硬科技创新的科幻交流社区。对于旨在搭建科幻交流社区的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您认为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孙立军:无论是“科幻与未来”高校青年创新征集活动平台,还是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的市场化运作平台,以及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的交流平台,平台的搭建都是挺了不起的事情!因为给更多人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特别好。

我觉得特别好的,首先是高校青年创新征集活动并没有设什么门槛,高校所有热爱科幻的都可以加入进来,一起来探讨科幻电影的未来创作,不会有门户之见。第二,我们这个活动可以发现更多的复合人才。科幻爱好者特别是从事工科学习的年轻人观赏作品数量多之后,会有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的科幻梦想、科幻想象的“翅膀”生长起来,发现更多的复合人才,就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就是我们这个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

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参与进来,AI时代每一个参赛者都不要甘愿做配角。一定要让年轻人敢于参与,而不是知难而退。现在的年轻人躺平的好像太多,我觉得要激发他们的热情,甚至说是血性,他们有一种愿意“亮剑”的冲动,敢于“亮剑”的机会。

我们这些电影人、动画人,把他们的成果推广出来,是我们的责任。这不只是一场活动,要持续的做推广,做获奖优秀成果的分享,让更多人知道、热爱科幻文化。


活动前瞻

科幻青年,创意无限。中国科幻大会·九天“科幻与未来”青年创新之夜将于4月27日晚举办,让我们一起见证青年科幻开发者的荣耀时刻,发掘科幻青年无穷潜力。

编辑:王文洁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