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中的“另类”科学家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尹传红
  • 2024-04-19 12:42

近日外媒披露:深陷室温超导丑闻的美国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因涉嫌数据伪造、篡改和剽窃,被其所在的罗切斯特大学解雇。不到一年前,一个韩国研究团队也是因室温超导闹剧而“翻船”。

见诸报章的科学家造假新闻,就我看,虽然不能说很多很频繁,但冲击力和震撼性,确实很大。我的一位学者朋友詹琰曾做过国内外科学家形象的研究,据她讲,公众频繁接触的报纸、电视、网络、科幻小说等媒介,在塑造科学家形象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公众对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认知的主要来源。

我感兴趣的是科幻中的科学家形象,尤其是负面形象。国外有学者曾对222部科幻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考察,发现电影的主题多集中于企图介入人类的身体、逆反人类的自然规律、威胁人类的健康等令人恐惧的内容。这些恐惧是结合影片中所塑造的科学家形象来传达的。而科幻电影中所呈现出的科学研究,很少在可允许的科学理论边界之中。

出现这种“状况”固然脱离不开文艺因素(譬如引人入胜的故事),但我觉得,同样还可关联溯源科幻小说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1818年,世界上第一部具备完整科幻小说特征的《弗兰肯斯坦》在英国出版。它的作者是年仅21岁的玛丽·雪莱。小说讲的是一个名叫弗兰肯斯坦的青年科学家,幻想通过创造自己的生物来理解生命,最终却又被自己所创造的“怪物”所害的故事。“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一词,如今在英语中已被赋予了一种特定的涵义:自食其果或作法自毙的人。甚而,成了“疯狂科学家”的代名词。

继玛丽·雪莱之后,英国作家罗伯特·史蒂文森于1886年推出了幻想小说《吉基尔博士与海德先生奇案》(中译为《化身博士》)。小说讲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吉基尔为探索人之内心善恶两种不同的倾向,服下自己发明的一种药物,创造了一个“分”有自己内心全部恶念的化身海德。不料,这个化身贪婪凶暴,干出了杀人越货的勾当。最后,吉基尔因药物失控而心力交瘁,只得以自杀了结。这部幻想作品后来为英语词典增添了“Jekyll and Hyde”一词的释义:“有两种不同面目(善恶双重人格)的人”。

此后,一些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家,渐渐地又从“疯狂”走向了“邪恶”。英国作家赫伯特·威尔斯1896年发表的《莫罗医生岛》,讲述科学家莫罗在一座荒岛上利用活体改造术制造畸形的、半人半兽的怪物,惹出了大麻烦。1897年发表的《隐身人》,讲的是颇有创造才干的怪人格里芬利用自己发明的隐身术恣意妄为干坏事,最终却因陷入显形困境而落败。

这类科幻作品尽管显得有些离奇乃至危言耸听,但也不无思想启迪意义:先进的科技一旦被毫无人性之人滥用就有可能导致灾难,同时也预示了利用科学反人类的潜在危险。苏联科幻作家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在1929年创作的《世界主宰者》,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名叫施蒂纲的德国“科学狂人”,他利用自己研制的“思想发射机”去控制和奴役人,妄图主宰世界。此人身上,就有着日后横行于世的希特勒之流的影子。由此可见,科幻作品在其所“介入”的社会问题方面,有时确乎是有那么一点预见性的。


编辑:王文洁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