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汇聚中外科技专家、知名创作者、企业家与科幻爱好者,致力于创建国际化交流、研发、创作的数字空间,探索科技、文旅、教育、娱乐等领域中新兴的创业机遇、协作方式、社交场景和经济价值。我们特邀科幻专家,探讨热点问题、发展趋势、面对挑战及解决方案等。
纵观中国科幻小说历史,我们当前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从根本上看,推动科幻小说发展繁荣的原动力是什么?我们应当用怎样的标准去衡量一部科幻小说是否优秀?《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的作者吴岩先生,站在历史的维度为我们一一解析。
吴岩,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科幻作家。
Q1:当前的中国科幻创作非常活跃,纵观科幻文学发展历史,您认为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吴岩:中国科幻发展从晚清开始,1902年梁启超先生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是第一篇科幻小说,1903年周树人(后使用笔名“鲁迅”)翻译凡尔纳作品《月界旅行》。在他们两位的倡导之下,中国科幻小说蓬勃发展。晚清时期涌现200多部作品,民国时期有400多部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幻小说有新的发展,主要集中于短篇小说。1976年至1984年,大量作家、科技工作者加入科幻小说创作行列,形成一个空前的繁荣局面。比如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当时一两周就卖上百万册,具有代表性的还有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但是,在社会上强烈质疑科幻小说中存在不科学内容的声音中,科幻小说进入发展低谷期。到了上世纪最后十年,在《科幻世界》杂志等的推动下,科幻小说开始稳步增长,出现王晋康、星河、何夕、刘慈欣等作家群体。从1999年刘慈欣发表第一篇作品开始,中国科幻进入高速发展期。
现在,每天我们中国都会有一两部甚至更多的科幻作品出版。用美国卫斯理大学的宋明炜老师的话说,目前中国科幻进入了“科幻新浪潮”阶段,像韩松、陈楸帆的作品都非常有文学性,我觉得中国科幻还在继续向上发展,还没到黄金时代,黄金时代还在前面。
Q2:科幻小说发展有高峰和低谷,您认为推动它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吴岩:动力有很多,最主要的动力是对于科学技术大发展的预期,对未来的期待。
举例来说,1956年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全国范围内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196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今天的“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都是巨大的推动力。
Q3:您认为,衡量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的标准是什么?
吴岩:从读者的视角看,优秀的科幻作品都应该是好读的,读起来轻松,阅读门槛不高的。因为科幻小说属于大众文化,作品永远是为读者服务的。不好读的科幻小说,就是写作水平还没到。
Q4:在青少年科幻教育方面,您认为应加强哪方面的引导?
吴岩:最主要就是打破学科的边界,加强学科的融合。新技术不断变化的时代,原有分科体系已经是过时的知识组织形式,现在必须要架构起学科之间的桥梁,架构起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桥梁。在这方面,科幻文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几年前,我们就编写了中小学的科幻教材,推广不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师资力量跟不上,真正胜任科幻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并不多。随着需求的增长,我觉得第一步还是应该做科幻教师培训,然后才能大规模进行科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