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大水利工程 | 丹江口水利枢纽 一泓清水向北流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1-08-12 17:25

丹江口大坝展新姿


汉江集团公司管理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汉江与其支流丹江的汇合口下游约800米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的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是治理开发汉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


南水北调,锁定丹江


新中国成立前,汉江中上游水患“三年两溃、十年九淹”,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孙中山先生曾论述道:“改良此水,应在襄阳上游设水闸。此一面可以利用水力,一面又使巨船可以通航于现在惟通小舟之处也。”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治理开发汉江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汉江也真正实现了由水患向水利的根本性的转变。1950年7月,汉江治本委员会在汉口成立,汉江综合治理开发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1953年,在巡视长江的“长江舰”上, 毛泽东主席与时任长江委主任林一山讨论南水北调水源地问题时,在地图上的丹江入汉江汇合口“丹江口”画下圆圈。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正式提上日程。


艰苦创业,调水梦圆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十万建设者汇聚丹江口,依靠肩挑背扛、“土法上马”,1959年12月26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实现截流。其后,工程先后经历了“土洋并举”、小施工大准备、复工完建阶段。凭着“拓荒者”移山填海之志、筚路蓝缕之功,工程步步向前推进。

1967年11月,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1968年10月首台机组发电;1970年7 月,建设至162米高程;1973年9月,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1974年,枢纽初期工程建成。初期工程时,建设者们已经考虑“南水北调”的远景目标,按调水规模建成了陶岔渠首和首段干渠。

20世纪90年代,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又被提上了国家议事日程。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与论证,2005年9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工程完工后,丹江口大坝由162米“长高”至176.6米,相当于增加了5层楼的高度。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的一库清水送往北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期工程通水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水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成为南水北调这一“国之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也调整为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


一江清水,润泽万家


60多年过去,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巍峨耸立,造福一方。

防洪——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任务。工程建成后应对了多次特大洪水,大大减轻了汉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游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完工后,丹江口水库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至170米,库容从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汉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至百年一遇。自初期工程下闸蓄水以来,共拦蓄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92次,其中洪峰大于3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4次,避免了12次下游民垸分洪和34次杜家台滞洪区分洪,累计减免损失620亿元,让“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供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为汉江流域提供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同时,枢纽还承担着向北方受水区供水的神圣使命。丹江口水库之水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送往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区,有效缓解了沿线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促进了受水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通水以来至2021年6月,已累计向北方供水396.3亿立方米,惠及沿线24个大中城市及130多个县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7900万人。

生态——丹江口工程有效满足了汉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工程的生态效益逐渐惠及北方地区。2017年11月开始,向北方受水区累计生态补水51.45亿立方米,华北地区的地下水位已开始回升,沿线治污提速,修复生态,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后劲更足。

(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稿) 

编辑:毛梦囡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