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科普伦理,认清传播边界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黄荣丽
  • 2021-03-26 16:20

国家卫健委网站2021年2月20日发布《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下称《规范》)提出“医学科研人员在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中应当秉持科学精神、坚守社会责任,避免不实表述和新闻炒作,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不得向公众传播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这一条规范和2020年9月24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联合发布的《科普伦理倡议书》相呼应,针对当下科学传播中存在的边界问题进行发声。

提及科学传播的边界问题,具有典型代表性且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2020年初的“双黄连事件”。2020年1月31日晚,媒体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则关于“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引发了线下抢购风波。正在实验和研究中的尚未定论的科学知识,通过媒体被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下。追溯这一事件,莫过于站在科学共同体和公众之间的边界把关人角色的缺位。上海药物所抗新冠肺炎药物研究应急公关团队的科研人员向媒体介绍了进行中的实验,没有把握好面向科学共同体之外的传播问题,而涉事记者由于自身科学素质的缺失,没有做好权威媒体对新闻内容的把关与加工,将含糊不清、存在歧义的新闻内容呈现给公众,导致公众对科学信息的误读,从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科学传播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科研共同体-公众”模式,科研共同体直接面向公众进行传播,科研人员通过文章和自媒体平台,以及讲座授课等线下形式直接面向公众进行传播;二是“科研共同体-媒体-公众”模式,科研工作者主动或被动通过媒体渠道将科研成果传达给公众。在这两种不同的模式中,作为信息的源头,科研人员始终需要承担起边界把关人的角色,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要具有足够的媒介素养,对外传播的内容首先要保证其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夸大、不炒作,同时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把握好科学内容面向公众的“度”的问题。了解哪些内容应该向大众进行传播,哪些内容可以向大众进行传播,哪些内容不该和不能向大众进行传播的问题,遵守好科研和科普的规范与伦理,选择性向公众传播大众最应该知道的科学内容。媒体作为“科研共同体-媒体-公众”模式中的第二道把关人,天生具备信息把关的功能和义务,经过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呈现出来的科学内容,更容易获得公众的接受与认可,对权威媒体呈现出来的内容信任度往往会超过由科学共同体直接呈现。这也对媒体人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不能为了追求新闻效果,对科学信息进行夸大炒作,或者篡改隐瞒某些科学内容,造成把关人削弱科学信息的客观性的状况,造成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外,由于媒体工作者相比科研工作者整体上更能了解信息内容对公众的传播原则,更了解受众,了解信息传播可能带来的影响,所以更应该做好对科研工作者的引导和二次把关。

为此,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媒体工作者首先需要对科学传播的边界有明晰的认知与判断,熟悉科学传播的道德、社会与政治规范,坚持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与益他性,了解不同受众间的群体边界差异,从今进行不同内容层次的传播。这不仅需要科研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日常注重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政府、科学共同体、媒体和公众共同培育好社会整体的公共责任意识,确立与维护好科学传播的道德、社会与政治规范。只有知道边界在哪里,才能守住边界。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编辑:毛梦囡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