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瓣蹼鹬 来自北冰洋的“稀客”

□ 郭 耕

来源:科普时报 2024-04-02

近日,在福建永安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时,我有幸偶遇一只来自北冰洋附近的“超级明星”——灰瓣蹼鹬(pǔ yù)!

去年北京沙河曾有灰瓣蹼鹬出现,被许多鸟类爱好者围追堵截狂拍,我没去凑热闹,还稍微有点遗憾。哪曾想到,此次永安之行,竟然出乎意料地补上了这一课。

这只来自北冰洋的灰瓣蹼鹬,不仅是永安鸟类历史上的首次记录,也是当地有影像记录的第338种野生鸟类。

此鸟几乎不怕人,大大方方地在池塘中游弋。与多数鸟类雄性漂亮相反的是,灰瓣蹼鹬属于雌性比雄性体型大且漂亮的类群,类似彩鹬及部分猛禽。

灰瓣蹼鹬是鸻形目丘鹬科瓣蹼鹬属的鸟类,体小而嘴直的灰色涉禽。它前额较白,上体色浅而单调,嘴色较深且宽,繁殖期时呈黄色。主要栖息在靠近北冰洋海岸的苔原沼泽地带,特别是湖泊、水塘和溪流附近的苔原沼泽。

在我国,灰瓣蹼鹬分布于新疆西部(天山)、黑龙江、上海、天津等地。它善游泳,除繁殖期外,几乎天天游弋在海洋上,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和觅食,偶尔也集成上千只的大群。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浮游生物为食。

当灰瓣蹼鹬游泳时,经常通过水面急速打转这种奇特方法,以便啄食被引到水面的食物。每年的6—8月,它繁殖于北极海岸苔原沼泽地上。雌鸟在与雄鸟交配产完卵后立刻抛弃雄鸟,试图再与另一个雄鸟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全由雌鸟承担。通常,它营巢于水边湿草地或苔藓地上,每窝产卵4枚,形状为梨形,卵的颜色为淡黄褐色,并点缀有绿色,间或有黑褐色或栗褐色斑。孵化期14天至19天。

(作者系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文章
郭 耕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专家简介
郭耕,1961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经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普时报“笔耕自然”专栏作者。作为科普作家,自1994年著有《世界猿猴一览》以来,几十年笔耕不缀,撰写科普图书二十多部,创意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科教设施三十余个,多年来作为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教授全国巡讲奉献十大科普讲座。耕耘科普,获奖频频,仅2018年获北京市政府颁发“首都环保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获北京榜样提名人物、2020年,继1999年再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2021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22年所著《动物与人》获首都30部科普好书推荐书目。2023年3月有《鸟人话鸟》一书出版。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