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科学家地图)华罗庚纪念馆——记录华罗庚数学为国为民的一生
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家乡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一座庄严肃穆的华罗庚纪念馆巍然矗立,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作为华罗庚图文资料最完备的机构,馆内收藏大量华罗庚生前遗物、珍贵手稿信件等,展示这位人民科学家与数学同行,与国家和人民同行的一生。
已结束
中国科技会堂——这里有充电歇脚的沙发,也有精神的火把
中国科技会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坐落于北京西长安街沿线,通过五个主题展区,即“中国科协史展陈”“科技期刊杂志图书”“著名科学家”“科学家手稿”“科学家精神”,展示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历程、科学家们的风采和故事,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已结束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北京时间”从这里发出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坚守使命·为国授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以我国第一代专用授时系统——长短波授时台建设任务为主线,生动反映了中国时频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已结束
【打卡科学家地图】西北工业大学校史馆
西北工业大学由西北工学院(前身为国立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前身为华东航空学院)于1957年10月在西安合并组建,1970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空军工程系整建制并入。西北工业大学校史馆以丰富的史料和实物,生动展现了这所高等学府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发展历程,见证着其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的光荣传统。
已结束
【打卡科学家地图】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
2023年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成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常设“科学魂,强国梦——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历史陈列”“地史百年,壮丽画卷——中国地质调查所历史陈列”“历史风云,地震观测——北碚地震台历史陈列”等展览,并设“惠宇讲堂”“咏霓讲堂”“作孚讲堂”“兼善读书会”,向公众讲述科学史故事,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宣传科学家精神。
已结束
【打卡科学家地图】在这里,读懂李四光与新中国地质事业
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的一座静谧小院里,一栋古朴的红色建筑伫立其间。这里原是李四光的旧居,1989年经中宣部批准建立李四光纪念馆,2015年完成改扩建,后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办公楼的一、二层共同组成李四光纪念馆。馆内陈列着李四光的衣物和手稿、在海外留学时的成绩册与毕业证、曾经的办公室与书桌、铀矿石(仿制)……一件件珍贵的藏品,都在讲述着这位地质学泰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一生。
已结束
【打卡科学家地图】中国古动物馆
中国古动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的国家级自然科学专题博物馆,也是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之一,系统展示古生物化石及脊椎动物演化历程。馆内分为古脊椎动物馆和人类演化馆,展出来自寒武纪至1万年前的珍贵化石标本。
已结束
【打卡特色博物馆】陈心陶故居
陈心陶故居位于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区康乐园中区博雅学院内,毗邻图书馆和陈寅恪故居,部分恢复了陈心陶生前卧室与工作室的原貌,展现了这位著名寄生虫学家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已结束
【打卡科学家地图】“厕所试验室”里诞生姿控发动机
在巍巍秦岭深处,有一条绵延21公里的山沟——红光沟,这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旧址067基地的所在地,也是中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这里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诞生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为内容的航天传统精神。2021年,这里被改造为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
已结束
【打卡科学家地图】一座校史馆串起七十年地质报国史
坐落于湖北武汉南望山下、东湖之畔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史馆,不仅记录着新中国地质教育发展史,更珍藏了2000余件地质科学家的照片手稿、证章教具等史料,将校史校情教育和科学家精神教育融为一体,向世人展示着地质领域的科学家精神。
已结束
  • 1
  • 2
  • 3
  • 下一页
中国科学技术部 科技日报社 科普时报社 中国科普网 青少年科普库
京ICP备05022684号-3
科普时报社 中国科普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8884104 来信与投稿:kepu@kepu.gov.cn